您的位置 首页 复习规划

2020年西医综合真题及解析

136.2020N136X可通过激活酪氨酸激酶受体而完成细胞信号转导的配体有

A.胰岛素

B.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神经生长因子

[正确答案]AD

[正确率]60.72%

[解析]

[考点定位]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P29)“酪氨酸激酶受体(TKR)也称为受体酪氨酸激酶,其特征是胞内结构域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激活这类受体的配体主要是各种生长因子,包括表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胰岛素(A对)等”。 [题眼解析]酪氨酸激酶受体胞内结构域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激活这类受体的配体主要是各种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和胰岛素等(AD对)。肾上腺素属于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的配体(B错)。乙酰胆碱属于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和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的配体(C错)。 [知识拓展]激活酪氨酸激酶结合型受体的配体包括各种生长因子和肽类激素,如促红细胞生成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生长激素、催乳素和瘦素等。

137.2020N137X下列关于一氧化氮对循环系统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有

A.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B.使血管平滑肌细胞膜发生超极化

C.降低血管平滑肌胞质内游离Ca²⁺浓度

D.抑制血小板黏附,防止血栓形成

[正确答案]ACD

[正确率]32.28%

[解析]

[考点定位]心血管活动的调节。(P137)“NO具有高度的脂溶性,可扩散至血管平滑肌细胞并激活胞内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使胞内cGMP水平增高,降低胞质内游离Ca²⁺浓度(通过激活蛋白激酶使胞内Ca²⁺外流),使血管舒张(C对)。内皮细胞在基础状态下释放的NO参与维持血管的正常张力。NO还可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A对),对维持血管的正常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另外,NO还可抑制血小板黏附,有助于防止血栓形成(D对)”。(P137)“内皮细胞还能产生一种通过使血管平滑肌细胞超极化而引起血管舒张的因子,被命名为内皮超极化因子(EDHF)。EDHF可通过促进Ca²⁺依赖的钾通道开放,引起血管平滑肌超极化,从而使血管舒张”(B错)。 [题眼解析]NO可由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和释放,通过扩散至血管平滑肌细胞并激活胞内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使胞内cGMP水平增高,降低胞质内游离Ca²⁺浓度(C对)。NO还可通过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来维持血管的正常结构与功能(A对),另外,NO可抑制血小板黏附,有助于防止血栓形成(D对)。内皮细胞产生的内皮超极化因子(EDHF)可通过促进Ca²⁺依赖的钾通道开放,引起血管平滑肌超极化,从而使血管舒张,而NO没有这一作用(B错)。 [知识拓展]缓激肽、5-羟色胺、ATP、ACh、NE、内皮素和花生四烯酸等体液因素,以及血流对内皮产生的切应力增加等物理刺激,均可引起NO释放。雌激素可通过激活e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促进NO合成,从而发挥舒血管作用。

138.2020N138X当发生气胸时,对机体功能活动的危害有

A.引起肺气肿

B.吸气阻力增大

C.呼气阻力增大

D.阻碍静脉和淋巴回流

[正确答案]BD

[正确率]38.45%

[解析]

[考点定位]胸膜腔内压。(P151)“胸膜腔内保持负压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胸膜腔须保持其密闭性。临床上,一旦密闭的胸膜腔与大气相通,空气便进入胸膜腔而形成气胸。此时胸膜腔负压减小或消失,肺依其自身的弹性而回缩,造成肺不张,不仅影响肺通气,也阻碍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D对)。 [题眼解析]当胸膜腔负压时,负压会维持肺扩张、吸引血管扩张、吸引气管扩张,这些都是有利于吸气过程的,气胸为空气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胸膜腔负压减小或消失,失去对肺的牵引作用,甚至因正压对肺产生压迫,使肺失去膨胀能力,肺泡萎缩,气道塌陷,故吸气阻力增加(B对),但呼气过程本身是肺回缩、气道口径变小、气道阻力增大的过程,气胸时负压减小相当于加快了呼气的过程(C错)。气胸时由于胸膜腔负压减小或消失,甚至胸膜腔正压的压迫,胸腔静脉和淋巴可回流受阻(D对)。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的病理状态,与气胸无关,气胸时引起肺不张,而不是肺气肿(A错)。 [知识拓展]胸膜腔内保持负压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扩张肺,使肺能随胸廓的张缩而张缩;它作用于胸腔内的腔静脉和胸导管,使之扩张,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139.2020N139X人在进食后可增强胃排空的因素有

A.促胃液素

B.肠-胃反射

C.迷走-迷走反射

D.壁内神经丛反射

[正确答案]CD

[正确率]66.70%

[解析]

[考点定位]胃排空及其调节。(P191)“胃内因素促进胃排空:食物对胃的扩张刺激可通过迷走-迷走反射和胃壁的内在神经丛局部反射引起胃运动的加强,促进胃排空(CD对)……促胃液素能促进胃的运动,也能增强幽门括约肌的收缩,其总效应是延缓胃排空(A错)”。(P191)“在十二指肠壁上存在着多种感受器,当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后,食糜中的酸、脂肪和高渗性以及对肠壁的机械扩张均可刺激这些感受器,通过肠-胃反射抑制胃的运动,使胃排空减慢(B错)”。 [题眼解析]胃内因素促进胃排空:神经反射:食物对胃的扩张刺激可通过“迷走-迷走反射”(C对)和“壁内神经丛局部反射”(D对)引起胃运动的加强,促进胃排空。化学成分:胃幽门部G细胞释放促胃液素,可促进胃的运动,也能增强幽门括约肌的收缩,总效应为延缓胃排空(A错)。十二指肠内因素抑制胃排空: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刺激十二指肠壁上的感受器,通过肠-胃反射抑制胃的运动,使胃排空减慢(B错)。 [知识拓展]胃排空的直接动力是胃和十二指肠内的压力差,而其原动力则为胃平滑肌的收缩。

140.2020N140X下列关于肾脏分泌NH₃和NH₄⁺的描述,正确的有

A.近端小管主要泌NH₄⁺

B.集合管主要泌NH₃

C.与泌H⁺密切相关

D.与重吸收HCO₃⁻密切相关

[正确答案]ABCD

[正确率]38.76%

[解析] [考点定位]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P237)“因此,1分子谷氨酰胺被代谢时,可生成2个NH₄⁺进入小管液,同时回收2个HCO₃⁻。这一反应过程主要发生在近端小管”(A对)。(P238)“这一反应过程中,尿中每排出1个NH₄⁺可有1个HCO₃⁻被重吸收”(D对)。(P238)“在集合管,氨的分泌机制有所不同。集合管上皮细胞膜对NH₃高度通透,而对NH₄⁺的通透性则较低,故细胞内生成的NH₃以扩散方式进入小管液(B对)……NH₃的分泌与H⁺的分泌密切相关(C对)。如果集合管分泌H⁺被抑制,则尿中排出的NH₄⁺也减少”。 [题眼解析]近端小管是分泌NH₄⁺的主要部位(A对),在集合管,氨的分泌有所不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NH₃高度通透,而对NH₄⁺的通透性则较低,故细胞内生成的NH₃以扩散方式进入小管液(B对),与小管液中的H⁺结合形成NH₄⁺,并随尿液排出,这个过程中,尿液中每排出1个NH₄⁺可有一个HCO₃⁻被重吸收(D对),NH₃的分泌与H⁺的分泌密切相关(C对)。[知识拓展]在生理情况下,肾脏分泌的H⁺约有50%由NH₃缓冲。慢性酸中毒时可刺激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谷氨酰胺的代谢,增加NH₄⁺和NH₃的排泄和生成HCO₃⁻,故氨的分泌也是肾脏调节酸碱平衡的重要机制之一。

本文由医学考研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info.medkaoyan.net/archives/3888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400-6600-397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