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中医考研

2018年中医综合真题及解析

21.2018N21A治疗麻风、疥癣的是

A.木瓜

B.乌梢蛇

C.川乌

D.威灵仙

[正确答案]B

[正确率]85.34%

[解析]

[考点定位]乌梢蛇的主治病证——《中药学》各论第十一章祛风湿药第一节祛风寒湿药(P164) [题眼解析]乌梢蛇,药性:甘,平。归肝经。功效:祛风,通络,止痉。应用:1.风湿顽痹,麻痹拘挛;2.中风口眼斜,半身不遂;3.小儿惊风,破伤风,痉挛抽搐;4.麻风,疥癣(故选B)。 [知识拓展]木瓜,药性:酸,温。归肝、脾经。功效:舒筋活络,和胃化湿。应用:1.风湿痹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2.脚气浮肿;3.暑湿吐泻,转筋挛痛(故不选A)。川乌,药性:辛,苦,热。归心、肝、肾、脾经。生川乌有大毒,制川乌有毒。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应用:1.风寒湿痹,关节疼痛;2.心腹冷痛,寒疝腹痛;3.跌扑伤痛,麻醉止痛(故不选C)。威灵仙,药性:辛,咸,温。归膀胱经。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止痛,治骨鲠。应用:1.风湿痹痛;2.骨鲠咽喉(故不选D)。

22.2018N22A萹蓄、地肤子功效的共同点

A.利尿通淋,止泻

B.利尿通淋,止咳

C.利尿通淋,止血

D.利尿通淋,止痒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7.80%

[解析]

[考点定位]扁蓄、地肤子的功效——《中药学》各论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第二节利尿通淋药(P203、P204) [题眼解析]萹蓄,药性:苦,微寒。归膀胱经。功效:利尿通淋,杀虫,止痒。地肤子,药性:辛,苦,寒。归肾、膀胱经。功效:清热利湿,祛风止痒。故萹蓄、地肤子功效的共同点为利尿通淋,止痒(故选D)。 [知识拓展]萹蓄、地肤子均不具备止泻、止咳、止血的功效(故不选ABC)。萹蓄,应用:1.热淋涩痛,小便短赤;2.虫积腹痛,皮肤湿疹,阴痒带下。用法用量:煎服,9~15g。外用适量,煎洗患处。地肤子,应用:1.小便不利,淋沥涩痛;2.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用法用量:煎服,9~15g。外用适量,煎洗熏洗。

23.2018N23A玫瑰花的功效是

A.舒肝解郁,和血止痛

B.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C.理气和中,醒脾开胃

D.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1.32%

[解析]

[考点定位]玫瑰花的功效——《中药学》各论第十五章理气药(P235) [题眼解析]玫瑰花的功效:行气解郁,和血,止痛(故选A)。 [知识拓展]玫瑰花,药性:甘,微苦,温。归肝、脾经。应用:1.肝胃气痛,食少呕恶;2.月经不调,经前乳房胀痛;3.跌扑伤痛。用法用量:煎服,3~6g。

24.2018N24A内服宜炒去油,胃弱者应慎用的药物是

A.穿山甲

B.自然铜

C.土鳖虫

D.没药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7.93%

[解析]

[考点定位]  没药的使用注意——《中药学》各论第十九章活血化瘀药第一节活血止痛药(P276) [题眼解析]  没药,药性:辛,苦,平。归心、肝、脾经。功效:散瘀定痛,消肿生肌。用法用量:3~5g,炮制去油,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使用注意:孕妇及胃弱慎用(故选D)。 [知识拓展]  穿山甲,药性:咸,微寒。归肝、胃经。功效:活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用法用量:煎服,5~10g,一般炮制后用。使用注意:孕妇慎用;痈肿已溃者忌用(故不选A)。自然铜,药性:辛,平。归肝经。功效:散瘀止痛,续筋接骨。用法用量:3~9g,多入丸散服,若入煎剂宜先煎。外用适量。使用注意:孕妇慎用(故不选B)。土鳖虫,药性:咸,寒,有小毒。归肝经。功效:破血逐瘀,续筋接骨。用法用量:煎服,3~10g。使用注意:孕妇禁用(故不选C)。

25.2018N25A用酸枣仁而不用柏子仁治疗的病症

A.肠燥津亏

B.津伤口渴

C.心神不宁

D.血虚身痛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2.89%

[解析]

[考点定位]  酸枣仁、柏子仁的主治病证——《中药学》各论第二十一章安神药第二节养心安神药(P336) [题眼解析]  酸枣仁的主治病证:1.虚烦不眠,惊悸多梦;2.体虚多汗;3.津伤口渴。柏子仁的主治病证:1.阴血不足,虚烦失眠,心悸怔忡;2.肠燥便秘;3.阴虚盗汗。故可用酸枣仁治疗而不可用柏子仁治疗的是津伤口渴(故选B)。 [知识拓展]  酸枣仁,药性:甘,酸,平。归心、肝、胆经。功效:养心补肝,安神,敛汗,生津。用法用量:煎服,10~15g。柏子仁,药性:甘,平。归心、肾、大肠经。功效: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用法用量:煎服,3~10g。使用注意:本品质润,便溏及多痰者慎用。

本文由医学考研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info.medkaoyan.net/archives/4615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400-6600-397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