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中医考研

2011年中医综合真题及解析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6.73%

[解析]

[考点定位]28脉的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中医诊断学》第四章切诊第一节脉诊(P117、P120) [题眼解析]缓脉多见于湿病,脾胃虚弱,亦可见于正常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则脉管不充,亦无力鼓动,脉必怠缓弛纵;湿性黏滞,阻遏脉管,气机被困则脉来虽缓,必见怠慢不振,脉管弛缓。濡脉多见于虚证或湿困、崩中漏下、失精、泄泻、自汗喘息等精血阳气亏虚之人;脉管因气虚而不敛,无力推运血行,松弛软弱;精血虚而不荣于脉,脉管不充则脉形细小应指乏力;湿困脾胃,阻遏阳气,脉气不振也可出现濡脉(故选C)。 [知识拓展]短脉多见于气虚或气郁;心气亏虚,无力鼓动血行,则气血不仅难以达于四末,亦不能充盈脉道,致使寸口脉搏动短小且无力;气滞血瘀或痰凝食积,致使气机阻滞,脉气不能伸展而见短脉者,必短涩而有力(故不选A)。细脉多见于气血两虚、湿邪为病;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管,气虚则无力鼓动血行,致脉管的充盈度减小,故脉来细小且无力;湿性重浊黏滞,脉管受湿邪阻遏,气血运行不利而致脉体细小而缓。弱脉多见于阳气虚衰、气血俱虚;脉为血之府,阴血亏少,不能充其脉管,故脉形细小;阳气衰少,无力推动 血液运行,脉气不能外鼓,则脉位深沉,脉势软弱(故不选B)。结脉多见于阴盛气结、寒痰血瘀,气血虚衰;阴寒偏盛则脉气凝滞,故脉率缓慢;气结、痰凝、血瘀等积滞不散,心阳被抑,脉气阻滞而失于宣畅,故脉来缓慢而时有一止,且为结而有力;若久病气血衰弱,尤其是心气、心阳虚衰,脉气不续,故脉来缓慢而时有一止,且为结而无力(故不选D)。

22.2011N22A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真虚假实所致腹胀满症特点的是

A.时有缓解

B.按之不痛

C.喜温喜按

D.硬满拒按

本文由医学考研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info.medkaoyan.net/archives/6793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400-6600-397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