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其他考试

22口腔医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知识点

第九章、牙髓病

一、组织学特点:

(1)四周被硬组织包绕,炎症时疼痛剧烈。

(2)经过根尖孔和外周相连,炎症时侧枝循环难以建立。

(3)牙髓有增龄性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成分减少,纤维增多,髓腔减小。牙髓神经缺乏定位能力,所以疼痛时难以定位。变性(degeneration of the pulp)(4)牙髓坏死(necrosis of pulp)(5)牙体吸收(resorption of teeth)

二、牙髓充血

牙髓充血–是髓腔内的血管受到各种刺激后所发生的扩张性充血。

牙髓充血分为生理性充血和病理性充血两种。其中病理性充血是牙髓炎的早期表现,病理因素去处后,牙髓可恢复正常,所以又叫灶性可逆性牙髓炎。

(一)病理变化

肉眼:充血的牙髓呈红色

镜下:血管扩张,血细胞充盈,呈树枝状。

(二)临床表现:

表现为牙本质过敏,酸痛,特别是冷刺激后引起疼痛,刺激去除后疼痛消失。

三、牙髓炎

(一)病因

1.细菌因素–是引起牙髓炎最常见的因素,且常是混合细菌感染,如链球菌,防线菌,真菌等。

2.物理因素

3.化学因素:酚醛刺激

(二)急性牙髓炎:大多由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或牙髓充血转变而来。

1.病理变化

早期具有浆液性炎症的特征,可见血管扩张充血,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组织水肿。后期是化脓性的炎症。开始仅在受刺激的局部形成炎症,然后遍及整个牙髓。

2.临床表现

严重地自发性,阵发性疼痛,可向颌面部放射,夜间疼痛加重。冷热刺激使疼痛加剧。刺激去除后,疼痛依然存在。

(三)慢性牙髓炎

1.分类:(1)慢性闭锁性牙髓炎(2)慢性溃疡性牙髓炎(3)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2.慢性闭锁性牙髓炎

发生在有龋损或磨耗但未穿髓的情况下,表现为慢性炎症过程。血管扩张充血,慢性炎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增生,肉芽组织形成。

3.慢性溃疡性牙髓炎,即慢性开放性牙髓炎

常发生在有较大的穿髓孔的牙齿。穿髓孔表面有食物残渣和炎性出物及脱落的上皮细胞。穿髓孔下方有炎性肉芽组织和新生的胶原纤维。

4.慢性增生性牙髓炎,又叫牙髓息肉

牙髓息肉分为上皮性息肉和溃疡性息肉两种。上皮性息肉呈粉红色,不易出血。表面被覆复层鳞状上皮。溃疡性息肉呈暗红色,易出血。表面为炎性渗出物和坏死组织覆盖,深层为肉芽组织。肉芽表面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活跃。

息肉的上皮组织的来源:(1)口腔黏膜的上皮脱落后种植到息肉表面。(2)龋洞附近的牙龈上皮增殖,爬行到息肉表面。

5.残髓炎

残髓炎是慢性牙髓炎的一个特殊类型。它是发生在残留根管内的牙髓组织的炎症。镜下表现残留牙髓血管扩张充血、组织水肿,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细胞浸润,严重者也可见牙髓脓肿或坏死。

四、牙髓变性

(一)成牙本质细胞空泡性变

成牙本质细胞内或外有液体积聚,挤压邻近的成牙本质细胞,使其形状发生变化,状似稻草束。

(二)牙髓网状萎缩

胶原纤维构成网架,其间有积存,成纤维细胞减少,神经,血管,成牙本质细胞消失。

(三)纤维性变

牙髓内细胞成分减少甚至消失,纤维成分增多,或呈现均质状红染的玻璃样变。

(四)牙髓钙化

髓石–是由于某些刺激,致牙髓细胞变性,坏死,成为钙化中心,周围层层沉积钙盐而形成。

弥漫性钙化–位于根髓中,有无数个小的钙化点沿着神经和纤维分布。

五、牙髓坏死

镜下表现为牙髓细胞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牙髓结构消失,呈现为无结构的红染颗粒。

六、牙体吸收

本文由医学考研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info.medkaoyan.net/archives/6351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400-6600-397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