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口腔考研

22口腔内科学考研:牙周病学知识点

十三、证据充分的致病菌

伴放线放线杆菌Aa 、牙龈卟啉单胞菌Pg 、福赛坦氏菌Tf

1、伴放线放线杆菌Aa 

侵袭性牙周炎唯一能分泌白细胞毒素LTX的细菌致病作用:

骨吸收作用、组织破坏作用、降低宿主抵抗力

2、牙龈卟啉单胞菌Pg 

慢性牙周炎与牙周炎治疗后复发或病情继续加重有关牙龈素gingipains:是存在于Pg的外膜、膜泡或胞外的一组蛋白酶,与黏附有关的蛋白区域或功能区有多样性。

功能:

1、破坏宿主组织的重要毒力因子,能降解非常广泛的蛋白质或多肽底物

2、帮助细菌生长,提供营养

3、有助于Pg在牙周组织的粘附定植

4、干扰宿主免疫反应,影响中性粒细胞功能,抑制宿主细胞对细菌的识别反应。

3、福赛坦氏菌Tf 重度牙周炎吸烟者。

十四、牙周组织的防御机制

牙周组织的防御机制:上皮屏障、吞噬细胞、龈沟液、唾液。

一)上皮屏障上皮附着epithelial attachment:龈牙结合部的牙龈组织藉结合上皮与牙齿表面连接,封闭软硬组织的交界处。

二)吞噬细胞中性多形核白细胞PMN 单核/巨噬细胞。

三)龈沟液GCF:指通过龈沟内上皮和结合上皮从牙龈结缔组织渗入到龈沟内的液体。主要来源于血清龈沟液量增多是牙龈炎症早期的主要表现之一。

龈沟液的作用:

①通过GCF流冲洗龈沟内的外来物质。

②含有可以促进上皮附着于牙面的血浆蛋白。

③具有抗微生物的特异性抗体。

④在牙龈防御机制中,其所含补体可促进抗体的活化。

⑤能提供龈下细菌丰富的营养成分。

⑥提供牙石矿化的物质。

四)唾液600ml/Day 

上皮附着的封闭作用、结合上皮细胞的快速更新和修复能力,唾液的冲洗、凝集素和IgA的保护作用,龈沟液的冲洗、调理和IgG、补体的免疫作用,以及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和杀菌作用等,构成了牙周组织的多重防御机制。

十五、宿主的免役炎症反应

一)先天性免疫反应:补体急性期蛋白(C反应蛋白)中性多形核白细胞PMNs/中性粒细胞。

二)获得性免疫反应:体液免疫和细胞介导免疫牙周炎的组织破坏。

1、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 。

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

3、前列腺素:PGE2 全身促进因素:遗传因素;性激素;吸烟;系统病。

十六、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

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牙石、解剖因素、牙齿形态异常、拥挤和错合畸形、其他诱因、合创伤、食物嵌塞、不良习惯、牙面着色。

一)牙石dental calculus:是沉积在牙面或修复体上的已钙化的或正在钙化的菌斑及沉积物,由唾液或龈沟液中的矿物盐逐渐沉积而成。龈上牙石、龈下牙石上颌第一磨牙颊面和下颌前牙的舌面致病作用:机械刺激;吸收大量的细菌毒素;妨碍口腔卫生措施的实施。

二)解剖因素牙解剖因素:根分叉、根面凹陷、颈部釉突和釉珠、腭侧沟、牙根形态异常、冠根比例失调骨开裂或骨开窗膜龈异常:系带附着异常、附着龈宽度。

三)牙齿位置异常、拥挤和错?畸形。

四)其他诱病因素(医源性因素)充填体悬突、修复体的设计、修复体的材料、正畸治疗五、?创伤trauma from occlusion:不正常的?接触关系或过大的?力,造成咀嚼系统各部位的病理性损害或适应性变化。继发性?创伤:?力作用于病变的牙周组织,或虽经治疗但支持组织已减少的牙齿。

由于支持组织减少,对原来可以耐受的正常强度的咬合力已变成超负荷,超过了剩余牙周组织所能耐受的程度因素:咬合力异常(即原发性合创伤)、牙周支持力不足(即继发性合创伤)病理改变:损伤期、修复期、改形重建期。

十七、创伤与牙周炎的关系

1、单纯、短期的?创伤不会引起牙周袋,也不会引起或加重牙龈的炎症

2、创伤会增加牙的动度,但动度增加并不一定是诊断?创伤的唯一指征,因为牙周膜增宽和牙松动可能是以往?创伤的结果

3、当长期的?创伤伴随严重的牙周炎或明显的局部刺激因素时,它会加重牙周袋和牙槽骨吸收

4、自限性牙松动在没有牙龈炎症的情况下,不造成牙周组织的破坏

十八、食物嵌塞垂直性嵌塞原因

两邻牙失去正常的接触关系、来自对颌牙的楔力或异常的?力、由于邻面和?面的磨损而使食物外溢道消失,致使食物被挤入牙间隙水平性嵌塞原因:牙间乳头退缩和支持组织的高度降低,使龈外展隙增大。

本文由医学考研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info.medkaoyan.net/archives/5925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400-6600-397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