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含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苦参、山豆根、麻黄、黄连、延胡索、防己、川乌、洋金花、天仙子、马钱子、千里光、雷公藤。
•22. 含氰苷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苦杏仁、桃仁、郁李仁。
•23. 含醌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大黄、虎杖、何首乌、芦荟、决明子、丹参、紫草。
•24. 含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秦皮、前胡、肿节风、补骨脂。
•25. 含木脂素类化合物的中药:五味子、厚朴、连翘、细辛。
•26. 黄酮的分类:分为黄酮类、黄酮醇类、二氢黄酮类、二氢黄酮醇类、花色素类、黄烷-3-醇类、黄烷-3,4-二醇类。
•27. 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具有酚羟基,故显酸性,可溶于碱性水溶液、吡啶、甲酰胺及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溶剂中。酸性由大到小:7,4′-二羟基>7或4′-羟基>一般酚羟基>5-羟基。
•28. 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黄芩、葛根、银杏叶、槐花、陈皮、满山红。
•29. 含萜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穿心莲、青蒿、龙胆。
•30. 含挥发油的化合物常用中药:薄荷、莪术、艾叶、肉桂。
•31. 皂苷分为三萜皂苷(人参、三七、甘草、黄芪、合欢皮、商陆、柴胡)和甾体皂苷(麦冬、知母)。
•32. 强心苷的典型化合物:香加皮、罗布麻叶。
•33. 胆汁酸类及含该类成分的重要中药:牛黄、熊胆。
•34. 含强心苷元成分的常用动物药:蟾酥。
•35. 含其他成分的常用动物药:麝香、斑蝥、水蛭。
•36. 炮制目的: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增强药物疗效;便于调剂和制剂;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
•37. 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酒、醋、盐水、姜汁、蜜、油;固体辅料:麦麸、河砂、稻米、土、滑石粉、蛤粉)及作用。
•38. 常用饮片的质量控制:①净度、片型、色泽、气味的要求;②检査;③含量测定;④限量标准。
•39. 炒法:将净制或切制过的药物,筛去灰屑,大小分档,置炒制容器内,加辅料或不加辅料,用不同火力加热,并不断翻动或转动使之达到一定程度的炮制方法,称为炒法。分为炒黄、炒焦和炒炭。
•40. 炙法分为酒炙、醋炙、盐炙、姜炙、蜜炙、油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