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治真题

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考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

【解析】本题是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也就是马克思的社会理想提出问题。马克思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什么?恩格斯从《共产党宣言》中摘出的一段话,极其鲜明地表达了未来新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和马克思所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这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而的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论证的“以每个人的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因此实现自由而的发展,既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的根本价值目标,故选A。

2【答案】C。

【考点】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解析】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题干中“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由此把问题聚焦在“坚持就是胜利”这一点上,也就是“贵在坚持”。“坚持”意味着事物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而发展过程又是经由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新的量变,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规律。在溪水与岩石的斗争中,正是由于“坚持”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3. 【答案】D。

【考点】人与自然的关系。

【解析】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同时,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活动影响和改变自然界,但是人类的实践活动一定要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本题中气候变暖、北极熊无处可去,令人联想到人类可能面临的同一悲剧。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人类反思自身活动的重要前提,保护自然,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大势所趋,故正确答案是D。

人与人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故A项错误。生态失衡是由于人们在改造自然的时候不尊重自然规律而造成的严重后果,但是这一现象并不是不可逆转的,只要人们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那自然界就不会报复人类了,故B项错误。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都属于社会存在,在这些要素中,对人类社会起决定性作用的只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而自然地理环境只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故C项错误。

4.【答案】C。

【考点】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解析】任何一个资本家,在开始进行生产活动的时候,都必须首先掌握一定数量的货币,但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当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的增殖,带来了剩余价值,货币才转化为资本。资本就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货币在运动中要发生价值增殖,资本家就必须购买到一种特殊商品,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能力,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劳动力商品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而劳动能够创造价值,并且能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可见,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5.【答案】A。

【考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解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本质。从社会需要方面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群众在旧社会被压抑的社会需求被广泛释放出来,人民对于崭新的社会制度能够满足他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从社会生产方面看,经过几十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实力有了巨大的增长,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也有了相当发展,但是生产力落后、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所以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生产力落后将长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A正确。

6.【答案】D。

【考点】当前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

【解析】关于发展的重要性,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江泽民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体现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是为了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实际利益,使社会主义更好地显示出自己的优越性。但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所以D为正确答案。

7. 【答案】A。

【考点】资源节约型社会。

【解析】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A为正确答案。

8.【答案】C。

【考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途径。

【解析】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协调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以C为正确答案。

9. 【答案】B。

【考点】比较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人物–;–;李大钊。

【解析】十月革命以后,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李大钊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因此,正确答案是B。

10. 【答案】B。

【考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

【解析】从1956年初开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故B项正确。虽然毛泽东讲过:“从一九五六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但后来发生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运动,则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错误,说明当时还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这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故A、C、D三项不符合题意,可直接排除。

11. 【答案】B。

【考点】道德的功能和锤炼个人品德。

【解析】本题通过爱因斯坦说过的一段话,考查学生成长过程中对德智体发展和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成才目标的理解。“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语出荀子,是倡导人们在诸如道德实践中加强修养,注重在完善自身的行为中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语出孔子,是讲礼是人的立身之本和区分人格高低的标准,人们应当懂得以礼待人、为人处世的道德要求。“是非之心,智也”,语出孟子,智即智慧,孟子认为智是判断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周纪一·威烈王二十三年》),语出司马光,指出以“德”帅“才”,才能保证“才”的发挥。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12. 【答案】C。

【考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解析】中华民族精神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其中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的自强不息,具体体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品质,体现为“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为“因时而变”、“随时而制”、“与时偕行”、“与日俱新”等与时俱进的精神。所以本题答案为C。

13. 【答案】B。

【考点】公民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解析】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系统明确地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明礼诚信”强调公民应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诚恳待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在公民道德规范中提出“诚信”,职业道德也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是因为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规则,诚实守信既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又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因此,公民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又是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践的反映。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14.【答案】A。

【考点】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点。

【解析】记忆题。A是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为本题的正确答案。B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我国民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C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中公平正义观念的基本内容,即立法公开、执法公开、实体公开和程序公开。D涉及的知识点是依法治国的基本含义中的相关内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15.【答案】D。

【考点】时政·西藏节日。

【解析】2009年3月28日,来自西藏各族各界的13280名代表身着节日盛装,在布达拉宫广场上隆重纪念首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上午10时,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庆祝大会举行,西藏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主持会议,来自各界的代表先后登台发言。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6.【答案】D。

【考点】时政·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匹兹堡峰会。

【解析】2009年9月2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匹兹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上发表题为《全力促进增长,推动平衡发展》的重要讲话。其中指出:“当前国际社会十分关注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失衡既表现为部分国家储蓄消费失衡、贸易收支失衡,更表现为世界财富分配失衡、资源拥有和消耗失衡、国际货币体系失衡。导致失衡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分工转移、国际资本流动的因素,也同现行国际经济体系、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各国消费文化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从根本上看失衡根源是南北发展严重不平衡。”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本文由医学考研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info.medkaoyan.net/archives/9897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400-6600-397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