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模拟自测

22考研临床医学生物化学第二十章-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习题册

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E 4.C 5.E 6.E 7.B 8.C 9.C 10.E 11.E 12.B 13.B 14.E 15.E 16.C 17.A 18.C 19.B 20.E 21.D 22.A 23.D 24.D 25.A 26.B  27.D 28.E 29.E 30.D 31.D 32.E 33.D 34.C 35.D 36.E 37.A 38.E 39.B 40.A 41.C 42.D 43.C 44.A 45.B 46.CD 47.CD 48.CE 49.AC 50.AD 51.AB 52.DE 53.DE 54.CD 55.CE 56.AB 57.AC 58.BD 59.BC  60.AC

61.ABDE。参见116题。

62.BCDE。K+、Na+、OH-增强神经肌肉兴奋度,而Mg2+可降低神经肌肉兴奋度。

63.ABDE。体液电解质的含量和分布特点是:①细胞内外液正负离子基本相等,故体液呈电中性;②细胞内外液渗透压相等;③细胞间液和血浆相比,蛋白质含量相差较大,其它电解质基本相同;④细胞内外液电解质分布差异较大。

64.ABE。参见125题。

65.BCE。1,25-(OH)2-D3可作用于肾小管、骨骼和小肠调节钙磷代谢。

66.BC。糖原大量合成时,钾可进入细胞内,胃肠引流可丢失消化液中的钾。

67.BCE。血钾浓度降低,表现为全身软弱无力,腱反射减弱,心率加快,心律失常,以异位搏动为主。

68.ABCE。糖代谢产生乳酸,脂肪酸β-氧化生成乙酰CoA可合成为乙酰乙酸,核酸代谢产生磷酸,半胱氨酸分解产生硫酸。

69.AB。肾小管细胞通过H+-Na+交换和NH+4-Na+交换重吸收和生成NaHCO3,而排H+泌氨。

70.AC。肾远曲小管细胞中有谷氨酰胺酶,分解谷氨酰胺生成谷氨酸和NH3,NH3分泌入管腔液中与H+结合成NH+4排出,故碱中毒时尿中铵盐含量减少。

71.ACD。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时,血浆[NaHCO3]降低,通过肺脏的调节[H2CO3]相应降低,维持血浆中[NaHCO3]/[H2CO3]=20:1,血浆pH正常。

72.AD。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时,Pco2升高,虽经肾脏调节NaHCO3含量相应增高,但不能维持[NaHCO3]/[H2CO3]=20:1,血浆pH降低。

二、名词解释

73. 是体内溶有电解质和有机物的水溶液。

74. 是由糖、脂肪、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分解生成的水。

75. 是由血浆内蛋白质引起的渗透压。

76. 是由K+、Na+、Cl-、Ca2+、HPO42-等无机离子产生的渗透压。

77. 是指血浆中存在的钙的总称,包括结合钙和游离钙(离子钙)。正常成人血钙浓度为2.25~2.75mmol/L。

78. 又称游离钙,是在血浆中以离子形式存在,直接发挥生理作用的钙,约占血钙浓度的二分之一。

79. 是指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柠檬酸和HPO42-等结合的钙。它们与离子钙保持动态平衡,并受血液pH值的影响。H+增加,则结合钙转变为离子钙;反之,H+降低,则离子钙转变为结合钙。

80. 是指血中的无机磷酸盐(包括HPO42-和H2PO4-)中所含的磷。正常成人血磷浓度约为1.0~1.6mmol/L。

81. 是一种在小肠粘膜细胞由1,25-(OH)2-D3诱导生成的,与钙有特殊亲和力,促进钙吸收的载体蛋白。

82. 是由甲状旁腺主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个8肽,其分泌主要受血钙浓度调节,主要功能是升高血钙,降低血磷。

83. 是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分泌的一种32肽,其分泌量与血钙浓度呈正相关,主要作用是降血钙、血磷浓度。

84. 是由丘脑下部视上核神经细胞分泌并储存于垂体后叶,可增强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的一种9肽激素。

85. 是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一种保钠排钾泌氢的盐皮质激素。

86. 是由心房细胞合成和分泌具有利钠利水作用的肽类激素,主要有α、β、γ三种。

87. 血液中除蛋白质以外的含氮化合物,如尿素、尿酸、肌酐等所含的氮统称为非蛋白氮。

88. 是由肾素、血管紧张素组成的调节醛固酮释放的系统。

89. 是指人体内水和钠缺失导致细胞外液的容量减少。

90.血浆K+浓度低于3.5mmol/L时称为低血钾症。

91. 机体通过血液缓冲系统、肺、肾来调节体内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含量和比例,维持体液pH值于一定范围(7.35~7.45)内,此过程称为酸碱平衡。

92. 由糖、脂肪、核酸和氨基酸等代谢产生的除CO2以外的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不能通过肺呼出体外,故称非挥发性酸。

93. 是在25℃,Pco2约为5.3kPa的标准状态下,每1000ml血浆中的HCO3-所能释放的CO2mmol数,正常值为22~31mmol/L。

三、填空题

96. 饮水;食物水;代谢水;尿液;皮肤蒸发;呼吸;粪便。

97. 蛋白质。

98. 细胞膜。

99. 尿素。

100. 胶体渗透压。

101. 血浆有效胶体渗透压。

102. 增加。

103. 心钠素。

104. 第二信使。

105. 血钾。

106. 羟化酶;钙、磷。

107. 升高;降低;降钙素。

108. 柠檬酸钙。

109. 代谢;呼吸。

110. NaHCO3/H2CO3。

111. [NaHCO3]/[H2CO3]。

112. 代谢性碱中毒。

113. 升高。

114. K+-Na+。

115. 游离钙。

四、问答题

116. ①构成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以结合水维持器官的形态;②调节和维持体温的恒定;③参与体内物质代谢和运输;④润滑作用。

117. ①构成组织与体液的成分;②维持体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③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④维持酶的活性;⑤参与体内特殊物质的合成,如甲状腺素等。

118. ①细胞内液主要阳离子为K+,细胞外液主要阳离子为Na+;细胞内液的主要阴离子是蛋白质和HPO42-,细胞外液的主要阴离子是Cl-、HCO32-。②细胞内液的蛋白质和二价阴离子含量较多,产生渗透压较小,为了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相等,细胞内的电解质总量较细胞外高。

119. ①当血钾过高时,心肌细胞应激性降低,出现心动过缓,传导阻滞,收缩力减弱,严重时心跳可停止在舒张状态;当血钾过低时,自动节律性增高,出现期前收缩,心率加快。②当血钙过高时,心肌收缩增强;当血钙过低时,心肌收缩减弱。③钠离子在一定范围内增高,可提高心肌的传导性,并减弱钾离子对心肌传导的抑制作用;血钠过低时,心肌应激性降低。

120. 机体水的来源有3个:①饮水约1200ml;②食物水约1000ml;③代谢水约300ml。机体水的排出途径有4条:①肾排出约1500ml;②皮肤蒸发约500ml;③肺排出约350ml;④肠道排出约150ml。这样成人每天进出水量均为2500ml,保持水平衡。

121. 正常成人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60%,体液在体内被分隔成几部分。首先以细胞膜为界,把体液分为两大部分,即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再以毛细血管壁为界,分为血浆和细胞间液,细胞间液包括淋巴液。细胞内液占体重的40%,细胞外液占20%。细胞外液中血液占5%,细胞间液占15%。

122. 水在血浆和细胞间液之间的交换部位在毛细血管,动力为血浆有效胶体渗透压和毛细血管内血压。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毛细血管内压高于有效胶体渗透压,水进入细胞间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有效胶体渗透压高于毛细血管内压,水进入血浆。正常情况下,保持动态平衡。

123. 水在细胞内外液之间的交换是通过细胞膜来进行的,而细胞膜上的离子泵选择性地推动离子流动,特别是K+和Na+,所以决定水在细胞内外流动方向的是Na+,K+产生的晶体渗透压。当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升高时,细胞内的水流向细胞外;当细胞内液晶体渗透压升高时,细胞外的水流向细胞内。

124. 肾脏排钾的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125. 钙的生理功能主要来自离子钙。包括:①参与骨盐的组成;②参与腺体的分泌,肌肉收缩,血液凝固等过程;③降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④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⑤作为第二信使,调节物质代谢。

126. 血磷的主要生理功能有:①参与体内许多重要物质的组成,如核酸、磷蛋白、磷脂等;②参与糖、脂类、蛋白质等物质的代谢过程;③参与能量的储存,释放和转移过程;④维持体液酸碱平衡。

127.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有:①1,25-(OH)2-D3:维生素D3不足或D3羟化受阻均使钙吸收下降;②肠内酸度增加,钙吸收加强;③钙的溶解度提高,吸收也增加,如草酸、磷酸均可与钙形成难溶性盐,从而影响钙的吸收。影响磷吸收的因素有:①需1,25-(OH)2-D3;②食物中Ca2+、Mg2+、Fe2+过多则合成难溶性盐,妨碍吸收。

128. 甲状旁腺素的主要作用是:一方面促使骨组织间充质细胞转化为破骨细胞,抑制破骨细胞转化为成骨细胞,从而使溶骨作用加强,成骨作用减弱,血钙增多;另一方面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抑制对磷的重吸收,从而使尿钙减少,尿磷增多。结果是血钙升高,血磷降低。

129. 降钙素对骨的作用是抑制间充质细胞转化为破骨细胞,促进破骨细胞转化为成骨细胞,从而成骨作用加强,溶骨作用减弱,骨组织中钙盐释放入血减少。降钙素对肾脏的作用是抑制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从而使尿钙尿磷增多,使血钙、血磷减少。

130. ①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因为1,25-(OH)2-D3可诱导钙结合蛋白的合成,后者是钙的载体;②增加破骨细胞活性和蛋白质量,使旧骨钙游离,促进血钙浓度升高。血钙浓度升高又有利于骨的钙化,促进骨质更新;③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总之是促进血钙血磷浓度升高,有利于成骨作用。

131. 钙在血液中是以2种形式存在的:①离子钙;②结合钙。两者各占50%,并维持动态平衡。

血液pH值可影响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当血液pH值降低时,结合钙转变成离子钙;反之,离子钙转变为结合钙。

132. 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与释放受体液渗透压、血容量和血压的调节。体液渗透压升高,血容量和血压下降,会刺激感受器,使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增加,肾远曲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加强,尿量减少。水的重吸收加强,则血浆渗透压下降,血容量和血压回升。

133. 醛固酮促进肾远曲小管H+-Na+和K+-Na+的交换过程,从而加强肾脏对Na+的重吸收,提高血液中碱储备,促进排K+泌H+作用。

134. 心钠素是由心房细胞合成和分泌的激素,其功能有:①抑制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和钠的重吸收;②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③抑制肾素、醛固酮和加压素的分泌;④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135. ①营养不良性水肿是因食物蛋白质供应不足,血浆蛋白含量较低所致;②肝病水肿是因肝合成血浆蛋白,特别是清蛋白障碍,胶体渗透压下降所致;③肾病水肿是因尿蛋白大量丢失,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所致;④心衰水肿是因心脏收缩力减弱,静脉血回流障碍,静脉压增高,使细胞间液无法回流入血所致。

136. ①丢失过多,如呕吐,腹泻、胃肠引流;②摄入不足,如长期偏食鱼肉等动物蛋白;③代谢性碱中毒,由于H+-Na+交换减少,K+-Na+交换增加,使血钾下降;④糖原合成或蛋白质合成加强,使钾进入胞内增加,血钾减少;⑤醛固酮分泌过多。

137. ⑴一般以口服钾盐(氯化钾)补充,因为可避免因补钾而致高血钾。

⑵在低血钾较重需静滴补钾时,应掌握“四不宜”原则:①不宜过早,需见尿补钾;②不宜过浓,液体浓度不超过0.3%;③不宜过量,每日总量小于4g;④不宜过快,一天总量在6~8小时滴完。

138.2022考研临床医学生物化学第二章-糖化学-习题册

①按发病原因

①代谢性(原发性NaHCO3改变)

酸中毒([NaHCO3]↓)

碱中毒([NaHCO3]↑)

②呼吸性(原发性CO2改变)

酸中毒(Pco2↑)

碱中毒(Pco2↓)

②按轻重程度

①代偿性(血液pH值不变)

②失代偿性(血液pH值超出正常范围)

139. 肺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调节CO2的呼出量,从而调节血浆H2CO3的含量,以保持[NaHCO3]/[H2CO3]比例为20:1(此时血浆pH值为7.4)。当血浆CO2含量升高时,Pco2增高,刺激呼吸中枢,呼吸加深加快,呼出CO2增多,体内Pco2降低;当血浆CO2含量减少时,Pco2降低,对呼吸中枢的刺激减弱,呼吸变浅变慢,呼出CO2减少,体内CO2又可逐渐积聚。重复上述过程,调节酸碱平衡。

140. 当酸性物质增加时,NaHCO3 + H+ → H2CO3 + Na+,H2CO3进一步分解为H2O + CO2,CO2随肺呼出,维持正常pH值;当碱性物质增加时,H2CO3 + OH-→HCO3- + H2O,HCO3-通过肾脏排出,维持正常pH值。

141. 酸性物质的产生:①糖、脂肪、氨基酸分解产生的CO2溶于水即为碳酸(挥发性酸);②糖、脂肪、氨基酸分解的中间产物如丙酮酸、乳酸、酮体、酮酸、磷酸等(固定酸);③食物和药物中的少量酸性物质。

碱性物质产生于食物或药物中的成碱物质及少量碱性物质如蔬菜、水果中的有机酸钾盐或钠盐,钠或钾离子与HCO3-生成碱性的NaHCO3、KHCO3。

142. 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主要通过控制NaHCO3的重吸收及生成以维持[NaHCO3]/[H2CO3]=20:1来完成。其方式有:①NaHCO3的重吸收:原尿中滤过的NaHCO3在通过肾小管时,H+与Na+交换,绝大部分可重吸收;②H+-Na+交换:尿液酸化,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H+可与尿中Na2HPO4中的Na+交换,使生成NaH2PO4,尿呈酸性;③NH4+-Na+交换: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分泌H+的同时,谷氨酰胺释放NH3,生成NH4+,也可与尿中Na+交换,原尿中的H+越多越有利于NH3的排出;④K+-Na+交换:K+-Na+交换与H+-Na+交换竞争,但也可换回Na+,增加NaHCO3浓度。

143. 当血钾浓度增高时,部分K+进入细胞内与H+交换,肾小管细胞泌K+加强,K+-Na+交换增加,H+-Na+交换减少,导致酸中毒。尿钾排出增多,排H+减少,尿pH值增大。反之,血钾浓度降低时,部分H+进入细胞内与K+交换,导致碱中毒。尿钾排出减少,排H+增多,尿pH值下降,呈酸性。

144. 病人剧烈呕吐可引起大量胃液丢失,导致代谢性碱中毒。此时血浆游离钙浓度降低,神经肌肉应激性增高,可发生手足抽搐。

本文由医学考研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info.medkaoyan.net/archives/8479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400-6600-397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