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一、选择题
1.E 2.E 3.C 4.B 5.B 6.D 7.B 8.D 9.A 10.C 11.D 12.D 13.B 14.E 15.C 16.C 17.D 18.B 19.B 20.C 21.D 22.D 23.C 24.C 25.E 26.D 27.A 28.D 29.B 30.C 31.E 32.A 33.C 34.A 35.D 36.B 37.BD 38.DE 39.CE 40.BE 41.CD 42.BD 43.BD 44.BE 45.AE 46.BC 47.CE 48.BD 49.ACDE 50.AB
51.AE。视紫红质是由视蛋白与11-顺视黄醛构成的,A对;Vit B1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B错;水溶性Vit的共同特点是:易溶于水,体内不易储存,C错;叶酸在体内的活性形式为5,6,7,8-四氢叶酸,D错;Vit为维持正常人体代谢和生理功能所必需,人体需要量极少,E对。
52.BCDE。NAD+含有VitPP,而FAD含有Vit B2,A错;从结构上来讲,两者均为含有两个核苷酸,B对;两者在结构中均含有AMP,C对;两者结构中的磷酸酐键也是高能键,D对;NAD+和FAD均作为脱氢酶的辅酶,参与体内代谢,E对。
53.BCDE。FH4是体内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是一碳单位载体,A错;Vit C既可以还原型,又可以氧化型存在,作为递氢体,参与体内许多氧化还原反应,B对;NAD+、NADP+、FMN在体内作为脱氢酶的辅酶(基),在反应中传递氢,CDE对。
54.ACE。Vit A缺乏或不足发生夜盲症等眼疾,A对;鱼肝油含有Vit A,B错;Vit A在肝脏、乳制品及蛋黄中含量最多,C对;Vit D可经日光照射而获得,而Vit A来自食物,D错;长期摄入过多Vit A,会在体内积累,引起慢性中毒,E对。
55.ABCDE。糖类、脂类、Vit、无机盐、蛋白质,均为生命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素,故ABCDE均正确。
56.ABCDE。Vit C可促进抗体的生成,A对;Vit C能使酶分子中巯基维持在还原状态,从而使酶保持活性,B对;Vit C在羟化反应中起着必不可少的辅助因子的作用,C对;脱氢Vit C仍具有Vit C的生理活性,D对;Vit C在人类、猿猴及豚鼠不能自身合成,但在大多数动物体内可合成,E对。
57.ABCD。β-胡萝卜素也称为Vit A原,在体内可转变为Vit A,A对;7-脱氢胆固醇为Vit D3原,在日光及紫外线作用下转化为Vit D3,B对;肝能将色氨酸转化为烟酸,C对;麦角固醇也称Vit D2原,在日光或紫外线作用下转化为Vit D2,D对;前列腺素为不饱和脂肪酸的衍生物,在体内不能转化为Vit,E错。
58.AB。VitPP的辅酶形式是NAD+和NADP+;Vit B2的辅基形式是FAD和FMN,它们都是呼吸链的组成成分,参与递氢过程,与能量代谢有关。
59.ABCD。血中丙酮酸浓度升高的原因可能是生成乙酰CoA的代谢途径受阻。
丙酮酸脱氢酶系包括丙酮酸脱氢酶(辅基是TPP)、二氢硫辛酸乙酰转移酶(辅基是硫辛酸)、二氢硫辛酸脱氢酶(辅基是FAD),并需要线粒体基质中的NAD+、CoA。
60.CDE。Vit D3主要存在于肝、鱼肉、奶及蛋黄中,以鱼肝油含量最丰富,A错;脂溶性Vit的共同特点是在肠道吸收时需要胆汁的帮助,B错;摄入过量的Vit D可导致中毒,C对;Vit D3是促进肠道Ca2+吸收的主要激素,同时在甲状旁腺素的协同作用下,提高血钙、血磷的含量,D对;Vit D为类固醇,E对。
二、名词解释
61. Vit是维持正常人体代谢和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多数Vit不能在动物体内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由食物供给。
62. 是一类易溶于水,在体内不易储存,摄入过多部分可由尿排出体外的Vit,因为在体内的贮存量很少,所以必须经常从食物中摄取。
63. 是一类不溶于水,易溶于脂肪及有机溶剂的Vit。在食物中常与脂类共存,在肠道吸收时需要胆汁的帮助,故当脂类吸收不良时易导致其缺乏。吸收后的脂溶性Vit主要是在肝内储存。如服用过多,容易出现中毒症状。
64. 是多种脱氢酶的辅酶,能可逆地供氢和受氢,在生物氧化中起递氢体的作用。其化学本质是Vit PP的衍生物­­­: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简称为NAD+。
65. 是一类脱氢酶的辅酶,能可逆地供氢和受氢,在脂类合成、生物转化等代谢中参与递氢。其化学本质是Vit PP的衍生物: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简称为NADP+。
66. 一种Vit C缺乏病。
67. 为体内氧化还原酶的辅基,能可逆地供氢和受氢,在生物氧化中起递氢体的作用。其化学本质是Vit B2的磷酸酯,简称为FMN。
68. 是体内氧化还原酶的辅基,能可逆地供氢和受氢,在生物氧化中起递氢体的作用。其化学本质是Vit B2的衍生物,简称为FAD。
69. Vit B1的焦磷酸酯,因其分子中有含硫的噻唑环及含氨基的嘧啶环,故称硫胺素。
70. 即5,6,7,8-四氢叶酸,是叶酸的活性形式,是一碳单位代谢的辅酶,作为一碳单位载体参与体内许多重要物质的合成。
71. 是Vit B6的一种,为吡啶衍生物,是Vit B6在体内的活性形式,作为氨基转移酶及脱羧酶的辅基,起传递氨基作用。
72. 是由泛酸参与组成的,起酰基转移作用的辅酶。
73. 即5′-脱氧腺苷钴胺素,是Vit B12的衍生物,作为辅酶参加多种重要的代谢反应,故称为辅酶B12。
74.当视紫红质感受弱光时,由视色素中的11-顺视黄醛异构而成的一种Vit A的衍生物。
75. 是由11-顺视黄醛和视蛋白组成的感光物质。
76. 本来不具有Vit活性,但在体内能转化成Vit的物质,称为Vit原。
77. 麦角固醇和7-脱氢胆固醇分别为Vit D2和Vit D3的前体,统称Vit D原。
78. 即Vit E,为苯骈吡喃的衍生物,与动物的生殖功能有关,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并具抗衰老作用。
79. Vit在体内能不断地代谢失活或直接排出体外,因此当Vit供应不足或机体对Vit吸收障碍时机体发生代谢失调,严重者危及生命,称为Vit缺乏症。
三、填空题
80. 脂溶性;水溶性。
81. 叶酸和Vit B1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82. 羟化;7-α-羟胆固醇。
83. 胶原蛋白;坏血病。
84. 脱氢酶;1、10。
85. 抗癞皮病Vit;烟酸和烟酰胺。
86. 产生能量的氧化分解;有关合成的。
87. 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
88. CoA及ACP;作为酰基载体,在代谢过程中参与酰基的运载。
89. 羧化酶;CO2的固定或底物羧化。
90. 一碳单位代谢;N-5及N-10。
91. 辅酶;甲基。
92. 2;α-酮酸。
93. 1个甲基及1个双键;1,25-(OH)2-Vit D3。
94. 不饱和脂肪;结构与功能。
95. 参与凝血;凝血因子。
四、问答题
96. 在体内它既不是构成组织的原料,也不是供应能量的物质,但却是动物生长与健康所必需的。
人体对Vit的需要量很少,每日需要量一般为mg或μg水平,但由于它们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而Vit本身也在不断地进行代谢,因此必须由食物供给。
Vit种类很多,大多数B族Vit是构成辅酶(辅基)的基本成分、有的参与特殊蛋白质的生成、或是激素的前体,在调节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97. 辅酶(辅基)是Vit的衍生物,组成辅酶(辅基)是B族Vit的重要生理功能。B族Vit与其相应的辅酶(辅基)的关系如下所示:
Vit
组成的辅酶(辅基)
B1
TPP
B2
FMN,FAD
B6
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胺
B12
甲钴胺素,5′-脱氧腺苷钴胺素
PP
NAD+,NADP+
生物素
羧化酶的辅基
泛酸
辅酶A、酰基载体蛋白
叶酸
四氢叶酸
98. Vit C参与体内的羟化作用,如①参与胶原的合成:Vit C是胶原合成过程中两种酶的辅助因子,缺乏可造成胶原合成障碍,出现坏血病症状;②参与胆固醇的转化:Vit C缺乏时,血浆胆固醇增高,肝中胆固醇蓄积,胆汁酸分泌减少;③参与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当Vit C缺乏时将导致苯丙酮酸尿症等。
Vit C还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①保护巯基,使酶分子中巯基维持在还原状态,从而使酶保持活性。如Vit C在谷胱甘肽还原酶作用下,促使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为还原型谷胱甘肽(GSH),GSH能还原细胞膜过氧化脂质,从而起到保护细胞膜的作用。②促进抗体生成及促进造血作用。
此外,Vit C通过还原Vit E,恢复Vit E的抗氧化作用,间接起到抗氧化剂的作用。
近年来在抗病毒、抗肿瘤研究方面也证实了Vit C具有一定的作用。
99. 生物膜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它是维持膜功能的重要成分。但不饱和脂肪酸易被氧化成过氧化脂质,后者可使各种生物膜,尤其是溶酶体膜破裂释放出各种水解酶类,致使组织自溶,造成严重后果。还原型谷胱甘肽能使细胞膜的过氧化脂质还原,从而起到保护细胞膜作用,而Vit C可使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为还原型谷胱甘肽,从而维持生物膜功能。Vit C的这个作用是由于其C-2、C-3位上的烯醇式羟基可以脱氢氧化或加氢还原,因而作为递氢体,参与体内许多氧化还原反应。
100. 在体内Vit B1是以TPP的形式发挥作用的。TPP是α-酮酸脱氢酶系的辅基之一,如丙酮酸及α-酮戊二酸在TPP的参与下进行氧化脱羧反应。当Vit B1不足时,上述代谢发生障碍,致使丙酮酸积累和ATP不足。
正常情况下,神经组织主要靠糖的有氧氧化供能。Vit B1缺乏时,糖代谢中间产物α-酮酸氧化脱羧反应发生障碍,使神经组织的供能受到影响,导致丙酮酸、乳酸等酸性产物在神经组织中积累,毒害细胞,出现以两脚无力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有健忘、不安、易怒、手足麻木、肌肉萎缩、心力衰竭、下肢水肿等脚气病症状。
101. Vit B1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乙酰胆碱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与神经冲动的传导有关,其在胆碱酯酶的催化下可水解为乙酸和胆碱。当Vit B1充足时,胆碱酯酶活性减弱,乙酰胆碱的水解减慢,可增强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改善食欲、缓解消化不良等症状。
102. VitPP在体内可以由色氨酸合成。但色氨酸为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而玉米中缺乏烟酸及色氨酸,因此如果长期单食玉米,有可能发生VitPP缺乏症即癞皮病。
103. 临床上常用的抗结核药异烟肼,其结构与Vit PP十分相似,对Vit PP有拮抗作用。若长期服用会引起Vit PP缺乏,故应注意补充Vit PP。
104. Vit B6在酶的催化下生成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这是其在体内的活性形式。磷酸吡哆醛是氨基酸代谢中的氨基转移酶及脱羧酶的辅基。
磷酸吡哆醛参与谷氨酸脱羧生成γ-氨基丁酸的反应。γ-氨基丁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临床上常用Vit B6治疗由于中枢神经兴奋引起的婴儿惊厥和妊娠呕吐等症状。
此外,抗结核药物异烟肼能与磷酸吡哆醛结合,使其失去辅基作用。所以在服用异烟肼时,除应注意补充VitPP外,还应加服Vit B6,可防止异烟肼治疗中出现不安、失眠和多发性神经炎等不良反应。
105. 抗结核药异烟肼能与磷酸吡哆醛结合,使其失去辅基的作用,所以在服用异烟肼时加服Vit B6,可防止异烟肼治疗中出现不安、失眠和多发性神经炎等不良反应。
106. 在体内,泛酸可转变成CoA及ACP。CoA及ACP是泛酸的活性形式。CoA和ACP构成酰基转移酶的辅酶(基)。辅酶A的主要功能是作为酰基载体,在代谢过程中参与酰基的运载。酰基载体蛋白ACP参与脂肪酸的合成。因此,泛酸与糖、脂类及蛋白质代谢都有密切关系。
107. 叶酸在体内可转变成5,6,7,8-四氢叶酸,这是叶酸的活性形式。四氢叶酸是体内一碳单位代谢的辅酶,参与一碳单位的传递,结构中N-5及N-10两个氮原子能携带一碳单位,在核酸与蛋白质合成中起重要作用。
108. Vit B12是唯一含有金属元素的Vit。其在体内有多种存在形式。但Vit B12的活性形式是甲钴胺素和5′-脱氧腺苷钴胺素,这也是血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如5′-脱氧腺苷钴胺素作为辅酶参加多种重要的代谢反应,故称为辅酶B12;甲钴胺素则是Vit B12转运甲基的形式。
缺乏Vit B12可以影响FH4参与一碳单位代谢,进而影响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合成,最终导致核酸合成障碍,影响细胞分裂,产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即恶性贫血。
另外,缺乏Vit B12还会影响脂肪酸合成,脂肪酸合成异常则导致神经疾患。
109. Vit B12的吸收必须依赖胃幽门部粘膜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内源因子),两者结合后才能透过肠壁吸收。当全胃切除后,由于缺乏内源因子,必须注意补充Vit B12。且应通过注射补充,口服无效。
110. 生物素在组织内与CO2反应,羧化为羧基生物素,生物素在体内是以羧基生物素的形式发挥其生理功能的,它可将活化的羧基转移给羧化酶的底物,从而参与羧化反应。
生物素是多种羧化酶的辅酶,如乙酰CoA羧化酶、丙酰CoA羧化酶、丙酮酸羧化酶等,在糖、脂肪、蛋白质和核酸代谢中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素来源广泛,人体肠道细菌也能合成,所以罕见人体缺乏。但长期使用抗生素可抑制肠道细菌生长,造成生物素的缺乏。其症状是疲乏、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苍白、贫血、肌痛及皮屑性皮炎。此时若给予生物素,上述症状全部消失或显著改善。
111. 不对。生鸡蛋的蛋清中含有一种抗生物素蛋白,它能与生物素结合而抑制其吸收。生物素是体内多种羧化酶的辅酶,生物素缺乏可导致一系列代谢紊乱。这种抗生物素蛋白可被加热破坏而不再抑制生物素的吸收。因此长期食用生鸡蛋对人体有益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112. α-硫辛酸通过氧化型、还原型之间相互转变可以递氢,是α-酮酸氧化脱羧反应所必需的辅基之一。它在丙酮酸转变为乙酰CoA、α-酮戊二酸生成琥珀酰CoA的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
α-硫辛酸为代谢性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因而它在体内再生GSH上起重要作用。二氢硫辛酸能还原细胞中一些主要抗氧化剂,如Vit C、Vit E、硫氧还原蛋白及泛醌,使这些抗氧化剂由氧化型转变为还原型,还原型的Vit E能有效地清除脂质过氧化所产生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间接地起到抗氧化作用。
另外,还原型硫辛酸含游离巯基,可保护巯基酶。
113. Vit A又称抗干眼病Vit,它是具有脂环的不饱和一元醇类,包括Vit A1及Vit A2 2种。Vit A2比Vit A1在环上多1个双键,但活性约有Vit A1的一半。
114. 人类视网膜上的杆状细胞在暗光中由于视紫红质的存在而产生暗视觉。视紫红质由11-顺视黄醛和视蛋白构成。视紫红质感受光照,其11-顺视黄醛迅速异构成全反式视黄醛,于是与视蛋白分离而褪色。在此过程中产生一系列信号传导,使杆状细胞出现膜电位变化,激发神经冲动,传入大脑而产生视觉。Vit A是11-顺视黄醛的合成原料,缺乏Vit A导致11-顺视黄醛合成不足,视紫红质就会减少,从而发生夜盲症。
115. Vit D3是体内的储存形式,在体内转变成活性形式1,25-(OH)2-Vit D3。
Vit D3在肝细胞微粒体内经25-羟化酶作用转化为25-OH-Vit D3后初步具有活性。25-OH-Vit D3进一步在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中经1α-羟化酶羟化后生成1,25-(OH)2-Vit D3,为Vit D在体内的活性形式。其经血液运往靶细胞发挥作用,主要作用是调节钙磷代谢,故有人将其作为激素来研究。
116. 正常情况下,人及动物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在日光紫外线的照射下可转化为Vit D3,再经羟化就具有生理活性,参与体内钙磷代谢。所以经常晒太阳可有效预防Vit D缺乏。
117. 人体每天对Vit有一定需要量,摄取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导致疾病,必须合理食用。下列因素常可引起Vit的不足或缺乏:①摄取不足:膳食调配不合理或有偏食习惯,长期食欲不好等都会造成摄取不足;②吸收障碍:如长期腹泻、肝胆系统疾病等可造成Vit缺乏;③机体需要量增加:生长期儿童、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重体力劳动、长期高热和慢性消耗性疾病病人;④药物作用:如长期服用抗菌药物能使消化道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也可引起某些Vit如K、B6、泛酸、叶酸等不足,长期服用异烟肼易导致VitPP、B6缺乏,肿瘤化疗可导致叶酸缺乏等;⑤食物的贮存及烹饪方法不科学也可造成Vit的大量破坏与丢失;⑥其他原因:如长期不见日光使7-脱氢胆固醇不能转化为Vit D3,慢性肝、肾疾病影响Vit D的羟化,从而导致Vit D不足。也可由于特异性的缺陷引起Vit缺乏症,如缺乏内源因子影响Vit B12的吸收等。
118. Vit E能维持动物生殖功能(故又称生育酚),用于防止流产和早产,并且具有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卵巢机能的作用。
Vit E还有抗氧化作用,能保护细胞膜不饱和脂肪酸免于氧化破坏,从而维护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对抗自由基对人体的危害,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另外,Vit E能提高血红素合成过程关键酶的活性,促进血红素合成。所以孕妇及哺乳期的妇女及新生儿应注意补充Vit E,防止贫血。
119. 现代研究表明,Vit E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具有抗衰老作用。
不饱和脂肪酸在机体内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各种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和前列腺素的合成原料。体内代谢产生的自由基可使生物膜不饱和脂肪酸形成过氧化脂质,破坏膜结构及功能,形成脂褐素,而且使蛋白质变性和产生交联,使酶及激素失活,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代谢异常,促使机体衰老。
动物机体存在控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水平的防御系统,其中Vit E起营养性防御作用。Vit E可以防止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从而保持细胞膜和细胞器的完整性,维护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对抗自由基对人体的危害性,起到抗衰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