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硕士主要分成两大类别: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
医学专业的硕士也不例外,但是在医学专业考研领域,专硕和学硕两种硕士的风评,和其他专业相比,还是有较大不同的。
这就导致很多小伙伴在备战考研时,会对选择哪种硕士类型产生疑惑,今天小研君就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硕士分类,还会根据已上岸学长学姐的经验给大家一些建议。
🔘考试内容 首先从考核方式来看,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同样都是国家统一招考,两者的英语与政治考试相同,唯一不同在于医学综合考试。
从2017年开始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初试改革,各大高校可以自主命题医学综合考核内容。
但近两年不少医学院校,都将学硕的考试科目更换为[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报考学硕的同学们,需要密切注意目标院校官网发布的信息,以免备考科目有误。不少 985、211 综合院校的临床专业会有一部分为为学术型硕士,其专业考试命题难度并不一定低于专业型硕士。
🔘录取情况
从录取人数看,大部分情况下学硕录取人数比专硕少。以两所学校为例:
南通大学 2021年招生目录上注明,其医学院(学硕)将招生151人,而专硕学位将招收470人。
深圳大学医学院 2021年招收专硕219人,而学硕仅87人。
从录取方式来看,专硕竞争会更加激烈。
专硕复试差额比往往高于国家所设定 1:1.2 ,有的学校甚至出现差额比高达 1:2 的情况,也就是说,如果学校准备录取10个学生,那么将会有20位同学进入复试。
小研君提醒:在调剂时,学术型不可调剂至专业型专业,而专业型却可以调剂至学术型专业,所以学术型硕士的复试差额比也不低。
🔘发展方向
专业型硕士的培育内容是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提高综合实力与技能为核心,并且考核形式更注重病例分析与实践研究有机结合。
而学术型硕士偏向于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课程设置也更倾向于基础理论的学习。
🔘学习内容
专业型硕士较注重临床技能的学习,往往在开学后一个月的理论学习之后便开始分布至各大导师所在医院进行实习。
学术型硕士的专业学习时间往往长达一年,知识点侧重于科研与创新能力。至于临床经验的获得,学术型硕士更多的要取决于导师的研究方向。
如果导师在临床科室,那么同学也会下临床跟导师进行学习,也一样可以学习临床知识与技能;如果导师的研究方向更偏向于基础医学,那么学术硕士会接触更多的实验,对于需要参与申报国家自然基金以及 SCI 的撰写与投稿有一定的帮助。
🔘规培时间
专业型硕士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拥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和临床机会,其最大优势在于专业型硕士毕业后可拿四证(硕士毕业证,学位证,规培证,医师证)到手,缩减时间成本。
学术硕士在取得硕士学位后从事医师工作还需要3年规培。
🔘就业方向
与专业型硕士相比,没有规培证书的学术型硕士往往处于劣势。为了节省医生的培养时间,大医院可能会更倾向于录取自带规培证的专硕。
但是,近年来,由于各大医院对于科研人才的重视以及基础实验室的建立,具有科研能力学硕也有了相应优势。
🔘跟着兴趣走
其实大部分考研党选择的都是专硕。
一方面,临床上和病人打交道,能帮助医学生树立成就感和价值感,想尽快从事临床工作,有更大的热情。
另一方面,如果大学接触过几个科研项目,你就会知道,未来的学硕生活将充斥着查文献、写标书,实验过程(除了动物实验过程)、分析数据等等,很多人都觉得很痛苦,很枯燥,难以坚持。
🔘看就业情况
如果准备直接就业,那么毫无疑问选专硕,如果学硕想达到专硕的就业水平,那很难。现在医院都很精明,很少招学硕。
如果想读博,考虑到也有一些医院更青睐博士,那就读学硕。
🔘看导师实力
跟着大牛导师,无论是专硕还是学硕都吃香!
如果你选的是学硕,还跟的不是大牛导师,去的实验室平台也就是发SCI 2分或3分水平的实验室,那么你自己再怎么努力,也很难发出高分的文章。如果导师手里再没有课题,别说晋升博士了,能否顺利毕业都是一件很惆怅的事情!考虑读学硕的话,真的很看重导师和平台。
如果你的导师是院士级别的,转博将非常容易。就算没有转博,拿着导师的推荐信去三甲医院面试,老师们的态度真的会不一样!找工作自然就没那么难了。
综上,无论是选择专业型硕士还是学术型硕士,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学习到相应的知识与技能。
二者在硕士培养方向上具有不同的优势与劣势,大家一定要认清自身情况,选择正确的研究方向,才能早日成功上岸。
研大医学22考研
暑期线上免费试学上线啦~
集训营正式课程名师面授课程✍️
集训营正式服务体验✔️
扫码报名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