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治真题

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答案与解析

三、分析题: 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华佗是我国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俩人均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华佗经过仔细地望色、诊脉,开出两付不同的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而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二人不解:我俩患的是同一症状,为何开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泻去,病就会好。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你们病症相似,但病因相异,所以治之宜殊。二人拜服,回家后各自将药熬好服下,很快都痊愈了。

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辩证施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蕴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1)指出其中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6分)

(2)这个故事对我们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何启示?(4分)

3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本处有一个图表,但我们的书里面没有,需要重新画。

我国2007年4月-2008年11月CPI及PPI增长趋势图

注:CPI(消费物价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家庭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的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一般认为,CPI的增幅大于3%时,就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PPI(生产价格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

材料2

我国经济自2003年进入新一轮上升期,经济增长速度从2003年的10%一路上涨,2006年突破11%,并于2007年达到11.9%。然而经济偏快增长也带来一系列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经济增长有可能由偏快转为过热。2007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宏观调控任务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2008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国内许多外向型出口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出口持续出现下滑势头。上半年经济增长开始放缓,GDP同比增长10.4%,比去年同期回落1.8%,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7.9%,这表明“防过热”已见效,但物价涨幅较高仍未得到有效控制。2008年7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了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任务: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放在突出的位置,即“一保一控”。财政部等部门宣布2008年8月1日起提高部分出口商品的退税率。央行8月初调整了商业银行信贷规模,9月16日起又下调了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以及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

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速同比回落了2.3个百分点,经济增长5年多来首次低于10%。随着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渐显现,国内经济的下行风险逐步加大。中国经济已经从持续升温转入降温状态。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特别是拉动内需十项新举措的公布,释放出“保增长”的强烈信号,4万亿元的投资将对经济产生最直接的拉动。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指出,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工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资料来源:财政部网站、新浪财经网等

(1)CPI与PPI的走势及其变化反映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什么问题?结合材料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政府是如何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施宏观调控的。(6分)

3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就不同。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例如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根本不同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

本文由医学考研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info.medkaoyan.net/archives/10390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400-6600-397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