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中医考研

22中医综合中药学考研

十六、芳香化湿药

苍术厚朴化湿呕,霍佩砂仁二豆蔻。

苍术燥湿兼健脾,明目发汗风寒宜。厚朴降气除湿痰,行气消积又平喘。砂仁化湿行滞气,温中止泻胎动宜。霍佩化湿又解暑,发表止呕寒闭暑。豆蔻行气又温中,草豆止泻白止呕。

十七、清虚热药

虚热青蒿地骨皮,白薇银柴胡黄连。

青蒿透散阴份热,凉血解暑又截疟。地骨皮凉血退蒸,清肺生津血妄行。白薇清热效全占,疳热银柴胡黄连。

十八、峻下逐水药

京戟芫隧牵牛豆,甘遂大戟泻水饮,消肿散结风痰峻。巴豆峻下冷积水,祛痰利咽疮疥癣。

十九、四气

四 气

 一、含义

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用以说明药物作用性质。此外,在寒热温凉之外,还有“平性”,“平性”的含义是指药性平和,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但实际上仍有偏温、偏凉之不同。

 二、确定依据

药性的寒热温凉,即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础。凡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如:石膏,板蓝根;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

 三、所示效用

四气,从本质上而言,只有寒热二性。 一般来讲,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的作用,性属寒凉,如黄芩、黄连、黄柏、大黄等;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作用,性属温热,如附子、干姜、肉桂等。

注意:应用药物必须对证,如不对证,药物的偏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温热则有伤阴助火之害。

 四、具体表述

寒、热、温、凉、平是对药物四气的概括性表述,在具体表述时,除上述五种外,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平而偏凉、平而偏温等予以区别,是对中药四气程度的进一步区分。

五、阴阳属性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六、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辨证用药

1.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的药物:寒证→热药;热证 → 寒药

2.据病证的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的药物。

大寒证(亡阳证)→ 大热药(附子、肉桂)

微寒证 (脾胃虚寒证)→ 温性药(煨姜)

3.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并用。

4.真寒假热,用热药,真热假寒用寒药,必要时加以药性相反的反佐药。

例题:

1、 不属于温热药所示的效用:

A、温里散寒 B、回阳救逆 C、补火助阳

D、温经通络 E、凉血解热毒

答案:E

2、 药性寒凉的药物具有的功效有:

A、补火助阳 B、回阳救逆 C、清热解毒

D、凉血止血 E、清热泻火

答案:CDE

本文由医学考研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info.medkaoyan.net/archives/3816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400-6600-397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