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考研的的同学都想往北上广深这些热门地区去,人数多就意味竞争力大,想要上岸就更难了。很多同学对于一些B区的医学院校还是很有兴趣的,小研君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这些学校。看看是不是有你中意的哦!
贵州医科大学原名“贵阳医学院”,其前身为1938年建立的“国立贵阳医学院”,是当时全国最早直属国家教育部的9所高等医学院校之一,2015年4月更名为“贵州医科大学”。是贵州省唯一拥有医学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省属重点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1868亩,直属附属医院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1所,教学医院6所,非临床专业实践教学基地82个。拥有多个科研平台和创新团队,其中国家级科研平台4个,部委级7个,省级22个,厅级18,校级13个;省部级创新团队21个,厅级创新团队16个。
学校设有教学单位21个,本科专业3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贵州省一流建设学科4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含培育)9个,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建设专科4个。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300余人(其中研究生2100余人、留学生300余人),学校已为社会累计培养全日制毕业生58500多名(其中研究生7300多人)。学校及附院在职在岗职工4894人,具有博士学位39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1603人。具有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一二层次专家3人、“国家卫计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4人、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贵州省“十百千人才计划”十层次人才2人、贵州省核心专家7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个,学校柔性引进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院士、诺奖得主26人担任客座教授。
2011-2018年,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贵州省科技一等奖5项、二等奖16项;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58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重大专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350多项。在地方病研究、中药民族药研发、组织工程干细胞生物医药研究、病原生物学研究、科研成果转化等领域特色明显。
遵义医科大学创建于1947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教师队伍中,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8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共7人,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贵州省核心专家共16人;省级教学团队、省部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共24个。
学校从195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1981年恢复高考后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9年起与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医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苏州大学、贵州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目前,研究生教育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法学、管理学等5个学科门类,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2015年成立国际教育学院(贵州-东盟医学教育学院),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学校以双一流建设为抓手,着力强化内涵建设,临床医学学科2018年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有力填补了我省ESI医学门类上榜学科空白;荣获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是我省近五年来唯一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高校;在贵州省双一流建设中,我校临床医学和药学2个一级学科入选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并分别以全省第一名与第四名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一流学科中期绩效考核,19个项目获贵州省一流大学(一期)重点建设项目(含培育)立项。
贵州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65年,1978年开始研究生教育,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的单位之一。
设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针灸骨伤学院、护理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体育健康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中心)、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语教学部、研究生院、苗医药学院、中医养生学院等15个直属院(部);有中医、中药、民族医药等10个研究所;有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中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为“贵州省中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为“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近年来应届本科毕业生年均就业率均在90%以上,毕业研究生就业率更达到95%以上。
学校实现从扩大办学规模、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到注重学科、专业、科研等内涵建设,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转变。贵州中医药大学立足贵州、面向全国,正在为把学校建成多学科协调发展、民族医药特色鲜明、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昆明医科大学是省属重点大学,学校有学院(部)18个,本科专业33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课程项目4门,省级教学团队6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设立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临床医学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
学校先后获国家级科技奖励7项,部委级科技奖励17项。“十二五”来,获得省级科技奖特等奖6项、一等奖13项;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655项,位居全省第三,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跻身全国100强,年科研经费超过1亿元;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省创新团队29个。有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资质认定和认可实验室(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技术研究中心、基地等74个。《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是国家科技核心期刊。
学校建立了由4所直属附属医院、1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5所教学医院、41所实习医院、19个社区实践教学基地和41个相关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组成的完善的实践教学网络,充分满足学生实践教学需要。第一、二附属医院是“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第三附属医院和附属口腔医院是云南省水平最高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和口腔专科医院。
云南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60年,是全国第二批成立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为云南省唯一一所中医药本科院校。
学校先后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云南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积极探索研究生教育新模式。
目前,学校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73人,云南省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2人,国家级专家8人,省级专家125人。
学校有省部级重点学科31个。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7个,云南省重点学科14个。
新疆是较为特殊的一个地方,因为B区每个省份一般只有一所211,新疆却是B区唯一一个有两所211的地区。石河子大学也算是医学热门院校,调剂分数有时候不比A区低,大家注意。
新疆医科大学(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位于乌鲁木齐市风景秀丽的鲤鱼山脚下,是新疆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医学院校。
学校建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8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3个自治区级医学研究所(中心)。
学校以医学学科为主,现有6个自治区“十三五”重点学科,其中2个高峰学科、4个高原学科;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立足新疆及周边地区重大疾病、特高发疾病防治和区域特殊药物资源开发开展研究,成绩斐然。2018年,获得科研项目379项,经费6914.88万元,纵向项目359项,经费6566.18万元,横向项目20项,经费348.7万元。其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1项,直接经费294万元,是新疆高校2018年获得的唯一一项重点项目。2018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12篇,发表SCI论文499篇,较上年增长59.93%。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杂志发表与武汉大学最新合作成果,影响因子高达41.058,实现新疆生命医学研究领域重大突破。自治区科技进步奖数量连续十年蝉联全疆高校第一,2018年获自治区科技奖14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
学校共有实习基地134家,其中直属附属医院6所,非隶属附属医院6所。学校临床教学及实习基地集中了全疆优质资源、优势凸显,初步实现了“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危重病不出疆”的目标。学校6所直属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医学院,开放床位数近一万余张,其中第一附属医院在2017-2018年“中国顶级医院竞争力100强名单”中名列第55位;第二附属医院是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新疆分中心;第三附属医院是国家癌症中心新疆分中心;第四附属医院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第五附属医院是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母亲微笑行动”定点医院;第六附属医院是新疆医科大学中亚骨科中心。
中维西医结合临床、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皮肤病学、中医老年病学、临床中药学、
中医络病学(培育)、中医文化学(培育)
医学院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卫生学校,1949年建校于甘肃天水,同年10月随军进疆。目前已成为 “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具有明显区域特色优势的医学院校。
医学院目前设有临床医学系、基础医学系、护理系、预防医学系、病理学系、口腔医学系、医学检验系、医学影像学系8个系;开设临床医学、护理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6个本科专业,其中临床医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学院拥有4所附属医院(直属医院1所,非直属医院3所),1所临床学院,22所教学、实习医院,其中三甲医院11所,4个实习基地。学院重视精品、优质课程的建设,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目前有《病理学》国家级双语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教学团队1个,《医学机能实验中心》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学院有自治区教学名师3名,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近两年,学院教师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奖33项。学院学生,获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全国首届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技能大赛三等奖,首届中国“互联网+”大赛三等奖、“创青春”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等荣誉。
学院现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公共医学与预防医学、公共管理学等“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学科建设项目5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自治区重点学科2个,病理与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兵团重点学科2个。拥有疾病模型实验动物学博士点1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临床医学硕士、护理硕士和口腔医学硕士3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免疫学、病原生物学、外科学、内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急诊医学、麻醉学、法医学、医学生理学、医学分子生物学、运动医学、临床病理学、重症医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全科医学34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海南医学院是海南省唯一一所省属公办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位于海南省会海口市,也是全国唯一一所地处自由贸易区内的医学高等学府。“建设成为热带医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科大学”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海南医学院“十三五”发展目标,也是全校师生的共同愿景。
学院以热带医学为办学特色,拥有热带医学教学、科研、临床的完整体系,形成了稳定的热带医学研究方向。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本科院校项目1个、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5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精品课程19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有急救与创伤研究、热带转化医学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点,1个中国医学科学院院外创新单元、1个获得国家GLP认证的海南省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临床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6个院士工作站,并组建了11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
主办医学杂志6本,其中《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和《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是中国仅有的两种被SCI收录的全英文国际热带医药杂志,影响因子分别为1.772和1.587,分列全球SCI热带医学期刊的第11和12位。临床医学学科为海南省首个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
学院拥有附属海南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第一、二附属医院以及附属肿瘤医院4所直属附属医院,其中前3所为公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总床位7800余张,年门、急诊总量436万人次、年出院病人22.5万人次。有非直属附属医院4所。拥有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8个,中医药管理局临床重点建设专科2个;国家级住院医师培训基地69个,国家级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个。是国家水上应急教育培训基地、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海南)项目牵头单位,在建设覆盖南海区域的创伤救治体系,“国家海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等国家重大专项建设任务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包头医学院成立于1958年,是新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较早建立的一所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学校有14个二级学院,有11个临床医学院,开设22个本科专业。有自治区级品牌专业5个,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预防医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学校面向全国18个省、自治区招生。学校累计为国家培养了6.5万余名毕业生,大批优秀校友成为医疗卫生事业中的著名专家、学者,为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自198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现有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1个;5个自治区医疗卫生领先学科,4个自治区医疗卫生重点学科;4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系统重点学科,2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系统重点培育学科。建有内蒙古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4个,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系统重点实验室2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2个,内蒙古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内蒙古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
现有8个内蒙古自治区院士专家工作站和9个包头市院士专家工作站。设有内蒙古自治区基因诊断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应用解剖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消化病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高血压病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等研究培训机构。
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63项,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自然科学奖共计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学校有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和实习医院共计32所,其中2所为直属附属医院。有预防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21个、药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10个、法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10个,还有其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46个。
内蒙古医科大学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是一所以医学为主,集理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于一体的多科性高等医药院校。学校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当时隶属于国家卫生部,1958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前身为内蒙古医学院,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内蒙古医科大学。2017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共建高校。201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设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中医学院、蒙医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自治区卫生政策研究所)、外国语学院、计算机信息学院、护理学院(卫生技术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研究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5个教学单位,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0所临床医学院。在区内外设有实践教学基地109个。其中,医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72个、非医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37个。
内蒙古民族大学始建于1958年,2000年由原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蒙医学院、哲里木畜牧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也是国家“十三五”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支持高校。
蒙医药是我校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2012年蒙药学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5年蒙医学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医生培养计划”,获国家级科研项目300余项、经费达到8000余万元,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成为我国蒙医学领域教学、科研、临床人员较为集中,实验室仪器设备和临床教学条件优越,研究方向明确、民族特色鲜明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研究基地。
现有直属附属医院1所,是国家三级甲等民族医综合医院,是全国唯一一家国家级重点蒙西医结合医院,也是国家执业医师考试考点、国家首批蒙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有卫生技术人员1570人(含医、护、检验、药师等),开放床位1500张。有非直属附属医院4所,第二附属医院(内蒙古林业总医院)、第三附属医院(赤峰市第二医院)、呼伦贝尔临床医学院(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附属蒙医医院(通辽蒙医中心医院 )在建。
学校是全国建校较早的22所医学院校之一,是全国最早定点招收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和华侨学生的8所医学院校之一,是教育部批准的有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留学生资格的首批30所高校之一,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重点建设的三所大学之一,是广西医学教育、医学研究、临床医疗和预防保健的中心。
学校设有19个二级学院、1个教学部,即: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肿瘤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武鸣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全科医学院、信息与管理学院、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国际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部。学校现有139个实践教学基地(含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13个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1个医学人文技能培训基地,21个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函授站(其中区外函授站1个,社会函授站5个),5所直属附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附属肿瘤医院、附属口腔医院、附属武鸣医院),1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第三附属医院(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第五附属医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第六附属医院(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七附属医院(梧州市工人医院)、第八附属医院(贵港市人民医院)、第九附属医院(北海市人民医院)、第十附属医院(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附属民族医院(广西民族医院)、附属南宁市传染病医院(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附属柳铁中心医院(柳州市铁路中心医院),以及正在建设并准备运营的附属埌东医院,其中,“三甲”医院15所、三级医院1所、综合医院13所、专科医院3所,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获批教育部“首批国家临床教学示范培训中心”)、附属肿瘤医院、附属口腔医院是广西目前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引领了壮乡高等医学教育、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
学校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教育培养体系,现拥有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7大学科门类,是国家首批硕士、第二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共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1个、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1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其中2015年,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评广西唯一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广西院士工作站10个。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1%。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个、广西一流学科5个、广西一流培育学科1个、广西特色优势重点学科6个、广西重点学科9个和广西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9个。
右江民族医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位于广西百色市——邓小平同志领导的百色起义发源地。学校承担着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的培养,是广西、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地区最大的高等医学教育中心、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 学校设有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药学院、医学检验学院、医学影像学院、研究生学院、护理学院、国际语言文化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口腔医学院、全科医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体育部等1个系(部)。
涵盖医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等4个门类;26个全日制普通本、专科专业,其中,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自2018年起在广西本科第一批次进行招生,口腔医学专业2019年起在广西本科第一批次进行招生。拥有2个广西一流学科、4个广西壮族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1个广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9个广西重点学科,7个广西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6项自治区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5项自治区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2项自治区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项自治区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拥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21个二级学科,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3个类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临床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六年高于全国10个百分点;近四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一次通过率平均达99.6%。2013年荣获第四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三等奖、华南赛区一等奖,2014-2017年,获得华南赛区二等奖3次,三等奖1次;2015年第四届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2项,2017年第五届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19年第六届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017年首届“泽众杯”全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大学生在线形态读片大奖赛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2019年全国口腔院(系)本科生临床操作技能展示比赛三等奖1项。
广西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1934年成立的广西省立南宁区医药研究所,是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唯一独立建制的高等中医药院校。201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广西中医药大学,也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高校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建高校。
学校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医、理、工、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产学研医紧密结合、对外交流合作优势突出,有仙葫、明秀2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310.99亩。设有14个学院,3个直属公共教学部。
有14所附属医院(其中直属附属医院3所,地方附属医院11所),1所附设中医学校,1家校办制药厂,1所独立学院。有重阳城老年公寓等一批在全国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产学研基地和教学实践基地。
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43个,是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0 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14 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培育学科4 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9 个。
2015年以来,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和中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中药学专业认证,中医学专业认证获得教育部专家组的“完全认可”,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效期为6年。
桂林医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普通高等学校,是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被誉为“闪耀八桂的医学明珠”。
学校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开放病床2600余张,年门诊量247万余人次,年住院患者11万余人次,年手术量4.5万台次,是桂北及周边地区的医疗中心。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为国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全国县级医院血液净化培训基地、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国卒中中心联盟单位、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医院、广西临床病理质量控制中心及桂林诊断中心、广西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分中心,获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优秀医院和示范医院、自治区“十佳医院”等。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是全国第一批中国房颤中心认证单位、全国第三批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单位、国家第一批分娩镇痛试点医院、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单位,是国家爱婴医院、自治区文明单位、桂北地区首家航空医疗救援基地医院及桂林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桂林第三附属医院(桂林旅游综合医院)是国际化的旅游医疗服务保障中心。
桂林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是广西区内第二所、桂北地区第一所医学院校直属附属口腔医院。
甘肃市地区唯一一所有985大学的地区,其中兰州大学为985、211大学。今年调剂激烈程度可想而知,而且兰大每年只要高分考生,这一点大家注意
兰州大学医学部由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7个教学单位,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口腔医院3所直属附属医院,医学教育教学处、医学学科与研究生处、医学师资处、医学财务预算处、医学综合事务处等5个处级机构构成。
临床医学、药学与毒理学是兰州大学入选ESI全球总影响力前1%的学科。医学部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专业1个,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5个,有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心脑血管疑难病症中心,5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4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5个甘肃省工程研究中心,28个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3个省级医疗卫生重点学科,31个各类国家级培训基地。
医学部现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儿科学、护理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公共事业管理、药学、临床药学和生物制药13个本科专业。
目前在校医学类本科生5431人,研究生2587人(其中:博士生470人,硕士生2117人)。医学部的3所直属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开放床位数5624张。2018年,各直属附属医院门急诊人次达367.73万,出院人次达19.4万,住院手术台次达11.7万。
甘肃中医药大学是甘肃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院校。
学校本部设有20个教学机构,4个直属机构,3个科研机构。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25家实践教学基地(含10所附属医院)。有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学校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中医药类高校。现有医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等7个学科门类,其中有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2个省级医疗卫生重点学科。
有19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27个本科专业、12个专科专业,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教学团队。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具有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授予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权。有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6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2个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工程实验室,5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甘肃省高校新型智库。
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省部级和其他科研课题732项,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奖励78项,获国家专利32项。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533部,发表学术论文2164篇。主办《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儿科杂志》《甘肃基层卫生》三种学术期刊,其中《中医儿科杂志》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学校直属附属医院拥有院内制剂122个,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校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有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5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4个自治区级优势特色学科。有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5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
宁夏医科大学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宁夏医学院。1962年改称宁夏大学医学系。1972年,上海铁道医学院搬迁至银川,与宁夏大学医学系合并重建宁夏医学院。2002年,宁夏卫生学校、宁夏护士学校并入宁夏医学院。2008年8月,学校更名为宁夏医科大学。2014年,宁夏师范学院医学院并入宁夏医科大学,至此,学校成为宁夏唯一的医学高等教育学府。
学校是国家教育部、卫健委、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有教职员工及医护人员560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其中专任教师905人,副高以上职称723人。有双聘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51人,硕士生导师660人。全日制在校生9293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985人,留学生323人。有雁湖、双怡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共1700亩,设有13个教学机构,13个教辅科研机构,有12所附属医院,20所教学医院,70余所实习医院和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有医学、理学和管理学3个学科门类,22个本科专业,其中临床医学、中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药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为自治区级特色优势专业。有2支国家级教学团队,11支自治区级教学团队。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有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5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4个自治区级优势特色学科。有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5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
青海大学医学院历史悠久,学院现有3个教学区(校本部学区、昆仑路学区、园树巷学区),设教学及教辅部门有临床医学系、中医系、公共卫生系、药学系、基础医学部、高原医学研究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图书馆和成人教育学院。
目前,承担学院教学和实习任务的有直属附属医院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所,教学医院9所,实习医院6所,实习基地13个。其中,承担农村免费订单定向(国家级、省级)全科医生临床专业级实习基地5个,形成了以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医院、实习基地为一体的临床教学格局。60年来,已培养4万余名各类高等医学人才。高原医学是学院的特色学科,部分研究成果已达到或领先世界先进水平。原《青海医学院学报》已于2017年3月成功晋级为《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成为我省首个“国字号”汉文版科技期刊。
本文由医学考研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info.medkaoyan.net/archives/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