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圈里一直流传着一句话:选择大于努力,选对了院校和专业,能大大提高成功上岸的几率。
选院校一直是医学考研仔的重点所在,尤其现阶段备考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还未确定目标院校心里更慌,无法安心备考……那么,选择院校时,怎样选出适合自己、所报专业院校水平还不错的呢?如果目标院校分数够不着,是否有备选院校呢?
很多同学报考院校的都会有自己的顾虑,小研君建议医学生们在选择院校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这几点!
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院校的选择是重中之重的,大家考研都是为了找寻一个好的工作,尤其是针对学医的同学们,一个好的院校对于自己未来的就业是很重要的。
挑选学校时,我们一般会综合地市、院校和专业性三个原因。一般认为报志愿的等级为:名校>城市>非名校>专业。假如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就尽量选择名校。一定要注意的是,有理想没有问题,但把理想定的过高可能会摔得很惨,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院校选择要建立在对自己的清楚认识上,实事求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理想院校。在这一问题上,千万不要小视,你想报考的学校,别人也想,要拿实力作保障。不要觉得我报考名校大不了调剂,调剂远没有你想的那么容易。
报考哪个城市的学校,也需要自己斟酌一番。
①未来打算在哪儿就业,就考虑在哪个城市读研
假如你考上了该城市的研究生,你的研究生期间的朋友圈子、老师前辈都在该城市,如果读完研在该城市留不下,回自己家乡找工作,那你基本得不到读研期间人际圈的助力,完全要重头开始。所以打算在哪儿就业,可以考虑在哪个城市读研,既利于人脉积累,也便于利用好地缘优势。
②未来打算在哪儿买房、组建家庭,就考虑在哪个城市读研
这是读研选择地区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未来每位考生都需要组建自己的家庭并照顾父母。在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买房压力大,成家安定下来相对非常困难;而其他的省会城市或中小城市相对轻松。例如,如果家庭经济状况不是特别富裕,原则上不建议选择一线城市作为安家的城市。
在这点上,要先了解他们本质上的区别。
学硕: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对于将来打算继续深造读博,当大学教授、做科研、以及进省级医院、区域性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特别是重视科研的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人,相对专硕更好进。 专硕: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适合不打算读博,想毕业直接工作的,研究生期间已经规培,毕业四证合一,无需另外规培。
每个人的侧重不同,选择也会千差万别。专业的选择需要把握三个原则:
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时,才会有更多的心思去琢磨,去思考,去钻研。就算是急诊这样苦逼的科室,也会觉得没那么累了。
②能力 在“喜欢干什么?”之上,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干?”医学项目里有一些工作,比如骨科大夫,在一些时候需要做接骨手术,需要费很大的力气,因此有一部分女大夫不能胜任。所以,在择专业的过程中,“能不能干?”也是我们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
③社会需求 考研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就业,因此同学们在择专业时需要考虑到社会需求这方面的因素。
1.学校的实力 对于医学生来说就是了解医院的实力,看医院里的影响力怎么样,看医院医生的口碑怎么样,其实这个很简单,去知乎啊贴吧甚至百度,搜一搜查一查看看大家的评价如何。 2.招生简章 招生简章需要看的是招生的人数,研究生的学费和待遇。招生人数可能很多招生简章不一定会写,可以去研招网看。研招网和学校的研究生院都是个好东西,抽时间一定要多多研究它们。 3. 往年上线和录取名单 这两个表是很重要的材料,在录取名单里你可以看到究竟录取了多少,其中推免多少,统招多少,多看几年的,看看是不是固定的人数和比例。 上线名单里面会有分数,而录取名单里没有,所以可以把录取的名单在上线名单里标记出来,不仅可以看出报录比,还可以看到录取的人的分数,被刷的人的分数,这样你自己心里也会有个底,大概多少分最终可以被录取。 4.导师的情况 其实这个可以初试完再看,不过早一点看你也对这个医院了解会更深入些。导师的简介有的学校是在研究生官网,有的是在你报考的附属医院。 选导师的建议可以选博导,如果你以后考博,那就不会那么难,看看老师手里的课题,看看他发的文章。但关于导师的情况最好是能找到学长学姐问问。